文/鈺璽診所 王耀興心理師

鈺璽診所d.jpg

 

當孩子出現情緒適應的問題時,家長常見的其中一個反應就是「我好怕我的孩子有病」。所以在第一次接觸到精神醫療或者是心理治療時,都會有著很多的擔心,很猶豫到底要不要來看診。今天就要從臨床經驗中與大家分享家長常見的擔心。

 

  1. 我好怕我的小孩有問題。其實換一句話來說,這個擔心代表孩子在生活上出現了適應困難或情緒症狀。因此對家長來說,好像就醫了,就代表要承認我的孩子有病。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。來身心科就診其實就是去找一個育兒顧問一起合作,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,通常家長會不知道如何對症下藥,因此有一個育兒顧問的陪伴就是件重要的事情。就像家長找補習班老師解決孩子的功課問題,家長一樣可以找醫師或心理師來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。
  2. 我好怕醫師跟我說孩子的診斷。診斷在醫學上最初的用途是用以分類問題的類型,所以有著溝通和分類的功能在,但是我們常見就醫的經驗就是,有了診斷以後,就代表著我有「疾病」,需要進一步醫治或處理。所以診斷就跟生病的感覺綁在一起了,是很討厭的。但回到剛剛說明的,診斷其實有一個意義是分類問題,因此診斷告訴我們孩子出現了特定的行為困難,好讓家長與醫療人員可以一起合作解決問題,最終的目標是在解決孩子的適應困難,而非標定孩子是生病的。身心科的診斷意義就是這個樣子,最終目標都是協助孩子有效的處理症狀或心理困擾,而非告訴孩子你生病了。
  3. 我的小孩要補習,所以不能來看醫生。在大都會地區,很多家長寧願孩子持續去補習、學才藝,而不願孩子來接受心理諮商。這樣的現在是很普遍的,常見的原因可能是。(1)對家長來說,孩子如果沒有補習或學才藝,就有著落後的恐懼。(2)來接受心理諮商,不只有孩子接受幫助,很多孩子的問題與親子關係息息相關,因此家長也許也還沒準備好要面對問題,因此拿了孩子的學習議題作為擋箭牌。(3)來面對孩子的身心問題,其實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否定,彷彿是自己的教養出了問題。但事實上,現在社會的觀念已經逐漸進步,讓孩子接受心理諮商的自我探索,逐漸成為一種潮流,家長對於教養觀念的自我探索與成長,也會對於親子關係注入一股強心針,慢慢的凝聚出家的親密。因此接受心理治療的家庭,在親子關係上都會逐漸調整出雙方適合的步調,也減少了孩子問題惡化的可能。

 

當從醫院走入到基層診所時,我發現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逐漸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,只是說,從理解問題到解決問題需要一步一步來,這都需要父母們發揮耐心與智慧,才能抽絲剝繭,對症下藥。醫師或心理師只是短暫的顧問,重要的是父母們逐漸有能力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,找出因應之道,享受家的親密與美好。

文章內容版權歸鈺璽診所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。

鈺璽診所

電話:02-2509 5569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324
(捷運松江南京站4號出口30公尺;國泰世華銀行樓上)

了解更多請上官網   →歡迎加入鈺璽粉絲團

arrow
arrow

    鈺璽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